词语 | 节制 |
释义 |
节制拼音:jié zhì,注音:ㄐ一ㄝˊ ㄓˋ,词性:动词
近义词:
局限 、 控制 、 限制 、 限定 、 限度
反义词:
抑制、 过度、 适度
简解◎ 节制 jié zhì 详解1. 节度法制。亦指严整有规律。《荀子·议兵》:“ 秦 之鋭士,不可以当 桓 文 之节制; 桓 文 之节制,不可以敌 汤 武 之仁义。”《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屡拒 诸葛亮 节制之兵,而东支 吴 人辅车之势。” 吕延济 注:“节制,言 亮 军士有节度制法也。” 明 高启 《威爱论》:“夫 三代 之兵也出於民,居则习其政策而知义,出则闻其节制而知法。”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我军闻其节制严整,军行皆持鹿角,止即成阵。” 相关阅读:
《西游记》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