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日上三竿 |
释义 |
日上三竿拼音:rì shàng sān gān,注音:ㄖˋ ㄕㄤˋ ㄙㄢ ㄍㄢ,词性:成语
简解◎ 日上三竿 rì shàng sān gān 详解太阳升起来离地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多用以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南齐书·天文志上》:“ 永明 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唐 韩鄂 《岁华纪丽·春》:“日上三竿。”旧注:“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西禅鼎需禅师》:“又谁管你地,又谁管你天。物外翛然无箇事,日上三竿犹更眠。” 宋 杨亿 《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 章臺 走马帽簷欹。” 老舍 《宝船》第一幕:“咱们的皇上多么懒哪!日上三竿他才起,先喝一大碗香油,然后吃好几大张葱花烙饼。”亦省作“ 日三竿 ”。 宋 陆游 《示儿辈》诗:“坐使乃翁无一事,高眠常到日三竿。”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