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头子 |
释义 |
头子拼音:tóu zi,注音:ㄊㄡˊ ˙ㄗ,词性:名词
近义词:
头头 、 头目
简解◎ 头子 tóu zi 详解1. 唐 末至 宋 ,枢密使不经由中书直行下达的札子,事大者称“宣”,事小者称“头子”。《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八月,甲申, 郭威 自 河中 还,过 洛阳 , 守恩 自恃位兼将相,肩舆出迎。 威 怒,以为慢己,辞以浴,不见,即以头子命 保义 节度使、同平章事 白文珂 代 守恩 为留守, 文珂 不敢违。” 胡三省 注:“不关由中书直行下者谓之宣,如中书之敕;小事则发头子,拟堂帖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晚 唐 枢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书,即谓之‘宣’……至 后唐 庄宗 ,復枢密使,使 郭崇韜 、 安重诲 为之,始分领政事,不关由中书直行下者,谓之‘宣’,如中书之‘勑’;小事则发头子、拟堂帖也。至今枢密院用宣及头子,本朝枢密院亦用剳子。”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九:“ 魏公 坐政事堂以头子勾 任守忠 者立庭下,数之曰:‘汝罪当死。’”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