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委顿 |
释义 |
委顿拼音:wěi dùn,注音:ㄨㄟˇ ㄉㄨㄣˋ,词性:动词
简解◎ 委顿 wěi dùn 详解1. 颓丧;疲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潘岳 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 洛阳 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縈之。 左太冲 絶丑,亦復效 岳 遨游,於是羣嫗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譬如有人,虽有十夫之力,自朝及夕,常自大呼跳跃,初虽可畏,其势不久必自委顿。”《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长途不觉委顿,所以不曾便来晋謁。”《明史·李橒传》:“ 橒 奋臂一呼,士卒虽委顿,皆强起斫贼,贼皆颠踣死城下。” 清 林则徐 《滇轺纪程》:“行,凌晨雨甚,道泥泞,舆人皆委顿。” 相关阅读:
《儒林外史》
《搜神记》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