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甲骨文 |
释义 |
甲骨文拼音:jiǎ gǔ wén,注音:ㄐ一ㄚˇ ㄍㄨˇ ㄨㄣˊ,词性:名词
简解◎ 甲骨文 jiǎ gǔ wén 详解古汉字书体之一种。 殷 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并将占卜之内容用当时书体刻在甲骨之卜兆旁。这种文字距今已三千多年,被称为甲骨文。 清 末发现于 河南 安阳 。1899年 王懿荣 认定为 殷商 文字,从事收集。经 清 末及近现代学者相继研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至今发现的甲骨有十万片以上,文字约四千五百个,为学者所识者有三分之一。其基本字形结构与后世汉字相一致,是汉字的较早书体。 郭沫若 《今昔集·论古代社会》:“ 殷 代尚相当原始,对于鬼神有深厚的信仰。逢到一件事情,就卜兆问神,更将卜问所得,书刻在牛胛骨上或龟甲上,故称甲骨文。甲骨文和公文一样,有一定的格式。内容大概是祭事、田猎、风雨、战争、疾病之类。”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