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蝙蝠 |
释义 |
蝙蝠拼音:biān fú,注音:ㄅ一ㄢ ㄈㄨˊ,词性:名词
简解◎ 蝙蝠 biān fú 详解1. 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似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膜相连,常在夜间飞翔,捕食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汉 焦赣 《易林·豫之小畜》:“蝙蝠夜藏,不敢昼行。”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蝙蝠》:“蝙蝠,一名仙鼠,一名飞鼠。” 宋 辛弃疾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词:“遶牀飢鼠,蝙蝠翻灯舞。” 闻一多 《古典新义·<尔雅>新义》:“蝠读为蹼,下文‘鳧雁丑,其足蹼’,注:‘脚指间幕蹼属相著。’蝙蝠之足亦有膜蹼属相著,故谓之蝙蝠也。蝙蝠连绵词,析言之可曰蝙,亦可曰蝠。”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